第100章 唇枪舌剑,袁督师如死狗(第1页)
[]!“不可能,这不可能!”“你怎么会知道,你怎么可能知道……”袁崇焕死死地盯着云逍。眼眸中,尽是震骇、惊恐。孙承宗也是满脸骇然。看云逍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云逍最后一句话,意思很简单。那是建奴出兵,绕道蒙古,奇袭大明的确切日期。为了与建奴和议,矫制杀毛文龙。以谋款则斩帅,这一条罪名,袁崇焕逃不掉!毛文龙之死,使建奴无后顾之忧。纵敌长驱,这个罪名,同样也逃不掉!可云逍又怎么知道这么多?袁崇焕与皇太极往来的书信。以及建奴出兵的日期。都是了如指掌,如掌中观文。这哪里是什么未卜先知?而是……洞悉天机!云逍子,绝不是人!“你为了谋取高位,欺君罔上。”“为了保住权位,掩盖谎言,又暗中与建奴和议。”“谁知却被建奴所利用,从你这里骗取粮食,又借你之手杀了毛文龙。”“是因为毛文龙被杀,建奴才敢于绕道千里,孤军入关。”云逍的语气,比外面的寒风还要冷冽几分。袁崇焕:“我,我……”“若不是有遵化大捷,建奴被挡在京畿之外。”“京畿将会被建奴大军肆虐,甚至连京师,也将受到威胁。”“不计其数的大明百姓,会因你而家破人亡。”“大明江山,也会因你而受到重创,甚至从此走向亡国!”说到这里,云逍满脸恨意。历史上,他所说的都成了现实。建奴大军攻陷遵化,进入大明京畿要地。这期间袁崇焕又有了骚操作。他率关宁军驰援京畿,本来有数次机会,将建奴大军拦截。可他却始终跟着建奴大军的屁股后面转悠。一直到建奴即将兵临京师,才率军抵达京师。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想以京师和皇帝为诱饵。引诱建奴攻打京师。然后借助京师城池,以及从各地赶来勤王的大军,围歼建奴于城下。如此以来,不仅没有任何罪责,还将立下泼天大功。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崇祯这个二愣子,硬是不顾临阵斩将大忌。袁崇焕一进入京师,直接下令将其拿下。致使袁崇焕的一切算计,全都落空。后来虽然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可造成的恶果,却再也无法改变。建奴这次入关,尝到了甜头。以后又数次入关,大肆劫掠,使大明国力日渐衰竭。就连孙承宗连同一家老小,也是死在建奴第五次入关当中。孙承宗自然不知道原有的历史。以他的见识,却还是也可以分析后果。想到如果不是有遵化大捷……孙承宗后心阵阵发冷。看袁崇焕的眼神,也变得冰冷。“你,就是国贼,大明以及大汉一族的千古罪人!”“你还有脸说自己有功于国家,还敢声称自己忠君体国?”云逍指着袁崇焕,声色俱厉。袁崇焕如遭雷击,屁股坐在椅子上。像是在这一瞬间,被抽走了全身的精气神。外面的杜大寒听到屋里的动静,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带着护卫一拥而入。见袁崇焕像是丢了魂一样,全都目瞪口呆。接着又是震惊万分。不愧是云真人啊!竟然用唇枪舌剑,把堂堂蓟辽督师给训成了狗。真他娘的……痛快!“这里没事,出去。”云逍挥挥手。杜大寒等人匆忙离开配殿。“我中了奴酋皇太极奸计,过错在我。”“然而我的初衷,却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大明内患重重,建奴却是日渐势大,绝不可敌!”“唯有和议,方能保全大明,使亿万黎民免遭涂炭。”袁崇焕觉得自己还可以抢救一下。于是强打起精神,为自己辩解。“大明十六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谁给你的权力,与建奴和议?即使朝廷要和议,也轮不到你这个蓟辽督师!”“建奴就是喂不饱的豺狼,与他们和议,跟与虎谋皮何异?”说到这里,云逍又是一声冷笑。“事已至此,你依然不思悔改,为自己狡辩。”“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袁崇焕面如死灰,几乎瘫在椅子上。他当然知道,与建奴和议会是什么后果。可他为了给崇祯一个交代,保住权位。只能不断欺骗自己,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明。到最后,连他自己都信了。云逍毫不留情地将他最后的遮羞布,都给扒的干干净净。袁督师强大的内心,这一刻彻底崩了。半晌。袁崇焕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多谢云真人当头棒喝!”“袁某自会给陛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袁崇焕朝云逍拱手说道。然后迈着沉重的步伐,朝外面走去。云逍忽然问道:“你儿子叫什么名字?”袁崇焕一愣,诧异地看着云逍。孙承宗道:“元素的小妾,前不久诞下一子,尚未取名。”云逍淡淡说道:“千万不要叫袁承志,就叫……袁过吧!”袁崇焕满脸苦笑。承志?继承自己通敌卖国的志向吗?袁过,这个名字不错。自己犯下的大过,就让儿子来偿还吧!孙承宗露出欣喜之色,喝道:“云真人这是要保全你的子嗣,还不谢过云真人?”袁崇焕顿时醒悟,赶忙朝云逍躬身道谢。现在即使是不认罪,也难逃一死。以他的大罪,诛九族都是正常。唯一的骨血,肯定是保不住了。云逍给自己儿子取名字。不正是想保全儿子的性命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袁家的香火能够得到延续,死也无憾了!云逍一怔。自己只是随口这么一说。纯粹是想调侃一下,后世某个喜欢为奸臣、汉奸洗白的大师。可没有想过要帮袁崇焕保全骨血啊!随即云逍不在意地一笑。杀不杀袁崇焕的子嗣,都是无所谓的事情。“云真人今日之言,老夫如同醍醐灌顶。”“改日定会登门拜访,再做请教!”孙承宗向云逍拱手说一声。然后与袁崇焕匆匆离开道观。第二天清晨。袁崇焕被人发现,悬梁自缢于书房中。死前遗书一封,请孙承宗转呈皇帝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