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嫌犯剩子(第1页)
第21章赌局有诈 陆昌回头看,摘星楼已有一段距离,马上要出朱雀街,便快几步跟上苏安璃二人,挠着脑袋问:“澄弟,怎么了?你不想别人押你?” 苏安璃早收起了憨笑。 “赌局有诈!” “什么诈?” 苏安璃看摘星楼已经远了,四下无人,才道:“你觉得赌坊是做什么的?” 陆昌摸不着头脑:“赌钱啊。” “东家为什么要开赌坊?” “当然是为了挣钱。” “不错,为了挣钱。” 苏安璃道:“他们想挣钱,就得让老百姓输钱,让他们买错。可他们却任由荐官把举子的底细散播开,并口径一致地推荐外地举人。 “天下举子千千万,来自五湖四海,岂是平头百姓能探问彻底的。合州地处岭南,普通人陆路水路最快也要三个月才能抵达京师,也就是说,调查举人的荐官至少十月底就要回程才赶得上这次赌局。 “可刚刚我问过的荐官,却连佟举人十一月中喜得一双龙凤胎都知道,这样的传讯能力,绝非普通的平民百姓可以做到。” 点头官是什么?可不是点头决策的官,而是岭南一带对负责数人头的点卯小吏的戏称。 至于佟景的曾祖父,的确曾经为官,却是通过举孝当上了一个小县丞,字都不识几个,何来佟举人继承了曾祖天分之说? 而那个掩面羞惭的私塾先生,其实也是个半吊子,只会教识字念书,释义半点不会,自然轻易被问垮。 若非她曾随燕先生游历过岭南,识得一些方言,还曾在码头见过冒着烈日曝晒点卯的佟景,真要以为佟举人是天降之才无人能及了呢。 起草这份措辞的人很聪明,他说的全是事实,谁都挑不出错,可偏偏于细节上巧妙用语,模棱两可,如细细的金砂,把一个普通人不露痕迹地装点成下凡的神人。 “如此耗费心血银钱搜集来的底细,难道真的只为从赌客手里赚一两茶水钱?天底下岂有这样的好事。” 陆昌还有些不明白:“那是为了什么?” “还记得梁四公子吗?我看了榜单,他身上的注额已达到六十万两之巨,倘若那日他被构陷成功,这些银钱就都流入平安赌坊的口袋了。” 李少威恍然:“你是说,是平安赌坊故意让赌客买错。” 苏安璃点头:“我已问过了,平安赌坊背后的东家是郑贵妃娘家。若我没有猜错,这些荐官是郑家有意安排的,故意混淆视听。 “权贵之家有权有势不好招惹,所以他们极力宣扬圣上欲重用寒门子之事,诱导赌客在出身低微的举人身上下注。沈耘和我,就是他们千挑万选出来的两个最佳诱饵。 “沈耘名声远扬,学富五车,却只是布衣出身,背后无人; “而我,连中四元,实际上只是个十四岁少年,防备心弱,更无自保能力。 “只要我们在会试前一天发病、中毒、掉河里甚至惹上官司,平安赌坊就可以轻而易举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一旦有很多人押了我,我就完了。” 陆昌没想到背后是这么个惊天大阴谋,心里满满的后怕:“澄弟……我差点害了你!” 苏安璃拍拍他的肩:“与你无关,能让大家认识到我还年幼反而是好事。只是这里是天子脚下,万不可轻狂,以免横生枝节。” “我再不会了。” 李少威问道:“你想怎么做?” 苏安璃摇摇头:“我也不知……明日,我去问问先生吧。” 正说着,早已离朱雀街很远了,瓦市里闹哄哄的,大家又说又笑地传着谁家的八卦。 漫天充斥的叽叽喳喳声把清新的春天闷成了聒噪的酷夏。 陆昌好热闹跑过去打听,才听人说文国公府的三小姐是乡下农妇养大的,年前才找回来,农妇上门去看望在国公府门口撒泼丢了好大丑。 原来,自家宴后,苏秀春果真被禁足在了自己院中,她走动不得便冲下人撒气,把下人磋磨得叫苦不迭。 王氏也很快请来了西席和教习嬷嬷,苏秀春的脑壳装不进二两墨水,更听不得文绉绉的话,屡屡顶撞把两人气得不轻。 她出不去,刘氏母女却坐不住了。 苏秀梅苦等多日都等不到自己妹妹来接她们去看看谢家,心急火燎的,便怂恿刘氏去文国公府叫门。 刘氏心知自己女儿是假小姐,本就心虚,自然不敢上门。 可耐不住苏秀梅各种诱哄,什么二妹虽然是假的,可母亲救了他们公府小姐是真的就是对他们有恩,什么母亲养了二妹十多年,去看看养女也是应该的,上门是客,国公府怎么也会送些东西给她们等等。 刘氏听着听着就动了心,把苏福和丫头托给邻居照看,带着大女儿上国公府去了。 待看到玉麟街那一整条街都是国公府的,母女俩眼睛都馋红了。 刘氏走上前对守门的陪着笑脸道:“这位爷,我找我的养女。” 门房看她一眼,指了指西边:“下人都是走后门的,你到那边去问吧。” 苏秀梅气道:“我们找谢三小姐!我们是谢三小姐的养母和姐姐!” 门房叫这丑不拉几的黑脸妞恶心到了,一脸不适地挥手赶人。 刘氏母女却像从前在村里那样,大呼小叫地喊起苏秀春来。 门房也恼了,推了一把,骂道:“什么玩意儿也敢来国公府胡乱攀扯,再不走小心我叫人把你们打出去!” 刘氏气极,一不做二不休赖在地上撒气泼来。 “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辛辛苦苦帮你们把女儿养到这么大,现在女儿还你们了,却看都不让我看一眼,真是造孽啊! “女儿是你们的,却是我养大的哇!这么大的人家,都是一群白眼狼吗……” 苏秀梅也跟着哇哇大哭,嘴里叨叨地说着从小到大她们家对国公府的小姐有多好多好,如今他们却翻脸不认人了。 围观看笑话的越来越多,议论声嗡嗡作响,都在说着文国公小姐被一个乡妇养大的事。 这事原本谢府打算掩住,对外都说三姑娘在庄子上休养才接回来,被刘氏这一闹,什么都掀开了。 陆昌和苏安璃听得有些不明白。 农妇家即便穷困,可也是正经人家,亲女儿既不是沦落风尘,丢失的事有什么好遮掩的。 李少威倒是懂。他虽是一介布衣,祖上却是当过官的,便解释道: “世家大族最看重的就是名声。若是传出家中曾丢了一位小姐的事来,外人多要猜忌这家子是非多,好人家的女儿不愿意嫁过去,儿郎也不愿意有这样一个岳家。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便是这个道理了。” 他顿了顿,又说:“况且,士农工商,农户再是本分,在世家勋贵眼里,终究低人一等,那样人家养大的女儿,德行教养总是不及大家闺秀的。想来,国公府也是怕这个女儿找不到好的人家。” 这世道对女子总是更苛刻些。 寒门男儿尚可通过科举、举荐,或者在为农、为工、为商中成为佼佼者,而得到世人敬仰。 而身为女子,仿佛出身就注定了一切,若没有一个好的出身,除非嫁得一个出色的夫婿,或生了一个出息的儿子,否则永远都抬不起头来。 苏安璃心知,即便自己再反感痛恨这世道强加在女子身上的枷锁,也得托庇在男儿的身份下才能伸展开手脚。 母亲对她凌虐折辱无数,唯独拿她假作男儿这件事,救了她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