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1页)
秋祭还没到,全城就已经热闹喧嚣了,仿佛把夏季的水患灾难都抛诸脑后。 这些住在江边的百姓年年淹,似乎也习惯了,唯有热闹是不可不凑的。 而趁着秋祭盛事,出嫁的女子可以回娘家走走,老姐妹们聚一聚,不知道多开心呢 对老母亲来说,女儿外孙难得回来一趟,那就是贵客。杀鸡买点心,平时收着舍不得吃的好东西都拿出来,喜笑颜开地招呼女儿外孙来尝尝。 做舅舅的看到小外甥,也都乐呵呵地扛在肩头去看戏都说“远香近臭”,难得一见的女儿、外孙们可不是香喷喷的宝贝儿 家家户户热热闹闹,母女、姐妹彼此谈着家常,说着生活里的烦恼和趣事,那时有说不完的话。 熊楚楚看人人都回娘家,也有些思念家人,对姜丰说:“你过年的时候,好歹带我一起回去,我也探望爹娘,再把孩子们接回来。” “那娘要是不愿意呢?"姜丰问。 夫妻俩对视一眼,又一同叹了口气。要老娘同意,除非是先落实了小雪的终身大事,这可是苏老太太的一桩心事。 高小雪的出身有些尴尬,虽然有做官的舅舅,但是父母双亡。苏氏又不肯委屈外孙女,因此高不成低不就,一直定不下来。 姜丰想了想,又说:"要不就告诉娘,到开建来给小雪择婿。 地方官不可在任上结亲,但外甥女是不在其中的。 当然,没有合适的人选,姜丰也不会把外甥女嫁到这遥远的地方,将来一旦离任就顾不上了。 这一日日的,很快就到了秋祭的大戏开场,姜丰作为知府,自然是坐在楼座正中,左右有各县的县令和府衙的属官,也有本地的乡绅们。 官绅家的女眷,也都坐在左侧的看台上,一个个妆容整齐,满头金银首饰耀得人眼花缭乱,下方的人想看又不敢多看。 倒是戏台下面,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大方,也都穿了最好的衣服,聚在一起说说笑笑。 未婚的男子们不远不近地悄悄看着,也不知是看人还是看戏。 像姜丰这样没有艺术细胞的,只听到锣鼓“咚咚锵”,戏台上那些穿红着绿的进进出出、咿咿呀呀,唱得好不好,他也不知道。 这坐得有点无聊,眼睛索性就往台下看去,看那民生百态,岂非更加有趣 台下真正是人山人海,乡下人,一年中也就那么些热闹的时候,是必要来的。 看着百姓安乐,姜丰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旁的属官悄悄观察他的神情,心中纳闷,这姜大人不是外省人吗?怎么对岭南的戏曲也如此感兴趣?真是怪哉这场秋祭的大戏,一摆就是三天,各县的乡绅们进了城,也互相走亲访友。 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秋祭结束,女儿外孙又要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都带着满满的东西,母亲晒的鱼干、哥哥上山采的野果腌的"酸哩”,都给回娘家的姑娘外孙带回去。 女儿带着孩子们呼啦啦地走了,留下老母亲在后头悄悄的抹眼泪,还念叨着“外甥狗,吃了就走 这样民间的热闹,却又是端坐京中的贵人们体验不到的。 姜丰也设下一宴,邀请乡绅和县令等人,笑盈盈地说:"秋祭过后,就是河工大事,全赖诸位鼎力协助了!” “大人客气了,都是职责所在!”县令和属官们立刻回道。 乡绅们也说:“我们世代居住于此,修河堤是我们自家的事,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岂敢不用心?” 好!"姜丰举起酒杯,敬了众人一杯。 接下来,又是各属官和乡绅给他敬酒。在他的主场,姜大人向来是来者不拒的,反正醉的又不会是他。 秋祭结束,城中又是一阵忙碌。 姜丰这里,忙完的秋祭的事,才有时间把两个师爷叫过来,跟他们商议“开源”的事。这两位师爷都是他自掏腰包请的,是他的私人班底,要谈挣钱的事,当然得找自己人。 听了姜丰说开书局的事,文师爷就说:“开书局本钱不算多,且是个文雅的事,尤其有大人在,生意不会差。毕竟每年县试、府试、院试的小录,大人这里都有最新的。这些在读书人里是供不应求的。” 听了文师爷的话,姜丰也放下心来,点了点头。 可不是嘛,科举优秀士文集历来是卖得最贵最好的,他这里是最全最新的 庄师爷也说:“上回京城的特使来了,我才知道原来大人写的小说那么好。有大人的小说做门]面,我们书局的书,只怕不仅能走向省城,还能走向京城,畅销全国呢!只是,要开书局,也不能光凭大人的书,我们还得寻些会写话本的书生,新书不能断,这样生意才好。” 姜丰听得连连点头,笑道:“不瞒你们说,我也就会写写小说,于经济事务上却是不通。我以前也试过做买卖,结果一天就折戟而归了。 说着,将创业卖冰雪丸子,一天就赔本,惨淡收场的往事说了。 两个师爷都听得哈哈大笑,这个知府大人还挺实诚的,这样的事也好意思对下属说。 说完自己的窘事,姜丰就对两位师爷拱了拱手:"因此,开书局的事,就拜托给两位了。” 庄师爷和文师爷正笑着,听了姜丰的话,笑容都不由得有些凝固,果然,大人的笑话不是白听的,听了就要干活的几人把书局的名字、选址等细节商讨了一遍,姜丰才回到后院休息,却见熊楚楚自己在打扫庭院。 就纳闷地问道:“秋祭都结束了,傅嫂子还没回来帮忙?” 熊楚楚脸上闪过一丝怒色,说道:“她家里出了点事。” “怎么了?"姜丰奇怪地问。傅嫂子是莫明推荐的帮佣,从前何知府在任的时候,就来府衙帮佣的,应该是可靠的人才对啊。 “她家男人,实在不是个东西!"熊楚楚一提起就生气,把扫把都摔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