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大明栋梁下海记(第1页)
两骠红绩青铠骑服的大明军卒,正策骑从远处而来,尘烟滚滚。
从金山卫去往嘉兴官道的一条叉路已经完全被封闭了,两旁原先的棉田、桃林都已经挖去,现在所植的柞木看上去就像是小丛小丛的灌木一般,这种东西当柴禾烧是最好不过,然而除此之外,似乎别无用途。
而这两骠骑卒的各自首领,却不由得皱眉打量起附近的地形他们都是着明光铠、头戴兽吞铜盔、腰间带剑的将军,当然会感受到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布置,实际上隐藏着许多学问。
最大的好处就是一定规模的骑兵别想在这里动弹了。
稀稀疏疏,却又植得恰到好处的灌木丛,让放火都变成了一件费力的事情,骑兵只能顺着这条道路往前走,那么也就是说,战场的主动权就已然不在他们手上了。
两位将军对视了一眼,随后再度打马飞奔,不多时,他们又经过了一座戒备森严的检查站,两座看不出是什么材料建筑的圆形碉楼矗立在道路两边,上面赫然有几处黑洞洞的炮眼。
一名穿着地方卫所军服的士兵端着武器站了出来,“什么人?”
“四川都指挥佥事协守松潘左参将何卿、广西都指挥佥事沈希仪,奉帅府调令前来!”一名汗水湿透的骑兵连忙高声答话,并策骑至前,下马取出公文。
一名百户服色的军官睨了来人一眼,接过文书看了看,便急忙挥手,“撤了马栅铁锁,取水来,备马粮!”
等送走了这批骑士,那个士卒不禁好奇起来,向头目发问,“刘大人,这些人是谁啊?不是说的禁区不让弛马吗?他们难道有匡大人的手令?”
那个姓刘的百户不禁好笑,一个刮子扇在此人的头皮上,“别乱说,匡大人的职务比他二位还矮一级,需要屁个手令啊?”
那人倒抽了口气,说话声音也大起来,“哦,比匡大人还大,那不都要到总兵、副总兵啦?”
“总兵倒还不至于。”刘百户眉头一皱,“不过他们可是有王爷的手令,这东西可比任何通行腰牌都要管用!”
“王爷是多大的官儿啊?”不识字的家伙呆呆地问道。
回答他的,是更重的一下扇脑壳……
两位青年将军到达金山卫城的驿站之后不久,立刻就被见召到卫指挥大营。
金山卫的指挥大营只是个俗称,这里也建有极其肃穆的官衙,两座石狮左右相挟,每座都有1、2吨重,斗大的门匾上提“金山卫指挥使司”,门禁森严。
整个指挥使司衙门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东面最大的一间正屋,是该司的核心中枢所在,负责战场指挥、战略策划和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其他几间,是指挥使等办公所在;西面则是政务、军务、训备、粮草、警巡等各个常规部门的办公所在,西面正屋供奉着金山卫诸多历史上风云人物的牌位。
指挥使司的后院,是猪圈、厕所和一小块菜地,不过因为这里一向僻静,加上摆放了几块瘦、皱、透、奇的太湖石以及栽植了一片罕见的罗汉竹的林子,反而被性情古怪的王爷内定为居处。
猪儿们因为每天的喂食以及气味问题,早就被匡晋着人迁走了,这里新盖起的木楼非常简单,大半天就完了工。挨着竹林,老伯爵似乎感觉到了和公爵阁下一样的心境,淡雅、舒心,尤其晨光迷蒙之时,竹林吐出惊人的氧,空气就像惠山泉水一般甘醇,呼吸变成一项令人畅快惬意的运动,那种感觉实在是什么都比不了的。
此时贵宾盈门,在这里到访的,有几名在大明朝野非常著名的人物。
东首坐的是两位老者,其中一位年纪看上去年轻一些,但却没有年老者一副精神矍铄的样子。两人都穿着便服,但从气度上看,绝对是宦海老鸥,一副见惯政治风浪的样子。
他们的对面,也坐着一位老人,白面短须,眉眼通彻,穿着普通的棉袍,脸上有种非常淡定的神色,不慌不忙地喝着茶。
堂中主座及侧位,被穿戴团龙衮服的青年以及穿绯色官服着蟒带的老头占据了。
“应宁兄,为大明兴盛计,请您出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