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1页)
“有什么问题,大家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李翔很明白,很多东西兼听则明,而且现在工厂内也没有一个特别合适的管理,陈峰算一个,老郑算半个,但一个工厂,管理层就得十几个人,自己工厂现在也算有一定的规模了,却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层。 认真开会,讨论这些问题,还有能提高大家考虑事情的能力的。 在场的人,李翔都是有想法提干的。 业务部的最先说话了:“老板,从业务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个可以试试。” “不过不宜生产太多,我们先做试销,看看市场反应。” “目前小型啤酒厂很少有易拉罐的,但大一点的啤酒企业已经有易拉罐啤酒,不过就目前我们了解来说,易拉罐啤酒的销量一般。” 李翔点头,还有什么没? 刚说话的业务员摇头:“没了!” 李翔看向其他人:“谁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见?” 实际上,刚才这个业务员说的没错,后来的啤酒市场,易拉罐的销量只占整个市场的百分之二十;瓶装啤酒占百分之七十;散装、自酿占百分之十左右。 虽然数据有一些出入,但大体上是差不多的。 老郑这时候站起来,说道:“老板,我觉得不应该做。” 李翔并不反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只要他的出发点是好的,那就可以听听。 如果说得还很有道理,还可以表扬一下。 李翔问道:“老郑,那你说说理由。” 老郑之前就是国营啤酒厂的员工,在这一方面,还是有一些经验的。 老郑说道:“易拉罐这东西确实不错,啤酒怕光照,它不透光,这一点比玻璃瓶好。” “但是,易拉罐封装更困难一些,我们还要另外进一套封装机器,这是成本呀!” “万一以后没有做好,那就亏了。” “其次,易拉罐不能回收,在这一点上,又提高了一些麻烦。” “第三,易拉罐的整体销量明显不如瓶装的,我们没必要费时费力去做这个。” 老郑说的这些原因是客观存在的。 后来很多啤酒厂不回收玻璃瓶,那是因为后来玻璃瓶工艺成熟了,造价低了,回收成本跟买新瓶子也差不太多,大家自然也就选择使用新瓶子。 但现在玻璃瓶的工艺并不成熟,造价也高,能回收的话,几乎所有啤酒厂都在回收的。 包括全国大型啤酒厂,都在回收瓶子。 玻璃瓶可以回收,但易拉罐就不用想了,肯定是不能回收的,造价也并不低。 李翔连连点头:“老郑你说的有道理。” “不过,我还是要说一下,我们做易拉罐啤酒,一方面是为了提高销量,哪怕只是提高百分之十也行。” “第二,则是补全我们的产品类型。” “我们要做得长、做得久,那就要把产品做好,不管消费者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都能提供,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住消费者。” 如果单纯讲产品、讲啤酒,老郑能说得头头是道,要讲市场、讲品牌、产品布局,那他几乎是个小白,完全不懂。 老郑张了张嘴,想不出反驳的话:“老板,这......这......个我不懂。” 李翔轻轻一笑:“不懂没关系,你在产品和技术方面还是非常有不错的,你刚说的那些也很对。” “总而言之,我们易拉罐啤酒要生产,赚钱自然是一方面,补全我们产品类型也是一方面。” “这几天我已经去了解过封装设备,我们本市就有,价格并不贵。” “老陈,你安排人去把易拉罐的封装设备拉回来,暂时先不给全款,给一部分,让他们先安装好,试用几天,确定没有问题以后再付尾款。” 换了一办卖设备的人,肯定不会答应李翔这样的条件,但李翔最近已经在本市卖设备的商人那购买了不少设备。 李翔的人去问,他肯定不会反对的,毕竟李翔之前可是从不拖欠他一分钱,而且李翔有这么大一个厂子在,也跑不了。 陈峰立刻点头应着:“我今天下午就让人去,把设备拉回来。” 李翔想了一下:“另外,我们这办公室也要增加一些人手,人事部、后勤部、财务部、行政部,都要弄起来,这招人的事,也交给你了。” 陈峰顿时一愣:“老板,你让我去招普通我还能试试,让我去找办公室的人,我也不懂呀!” 李翔轻轻一笑:“都是人,他们又不比你多个脑袋,你看着顺眼就行。其实还是跟招普通一样,人不错、勤快、诚实就行了,至于他们的专业能力,小白领用不着什么高深的技术,还没有车间技术人员的难度大呢。” 现在的人,尤其是普通工人,对于坐在办公室的小白领都有一种敬畏之心,觉得这些小白领做的事有多高端。 就连一些在工厂做技术工的人都觉得办公室一个小文员比自己有面子。 陈峰一咬牙,觉得自己也确实应该帮李翔分担一些:“老板,那我去试试,我先招几个人进来给你看看,满意了我再多招。” “行!”李翔对于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 散会后,李翔立刻亲自跑去市场做详细考察。 之前做方案的时候他就已经做过考察,不过并不详细。 转眼两天,工厂的罐装啤酒封装线的设备已经全部运回,已经开始安装。 李翔的市场调查也做得差不多,不出意外,销量应该没有瓶装的好,但还是有一部分的。 现在的问题是要怎么样铺更多的货出去。 李翔正琢磨这问题,一个新入职的文员敲门进来:“老板,今天的报纸。” “好,放桌子上就行!”李翔并没有太在意。 文员放下报纸,李翔无意间瞥了一眼报纸,却看到报纸首页一个醒目地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