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1页)
不日就是重阳节了。 出了这样的案子,全府上下都议论纷纷,姜丰忙着补充人证物证,又要安排秋粮收获,一时间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府城的人看到姜大人还出现在田间地头,也都说道:“姜大人肯定是被那两个人诬赖的,不然他哪里会这么镇定!” 一个妇女说:“我娘家就是贺水县的,我回去问过我爹娘,都说那两个老家伙不是好人!” 其他人听到她知情,忙围过来。 妇女见状,越发高声地说:“他们一家手脚都不干净,前年还偷我们村一户人的鸡,被抓到了呢!” 鸡也偷?” “这有什么奇怪,农村里偷鸡摸狗的多了。他们不仅偷鸡,还偷稻谷。你们想,稻谷都在田里,谁会去守着?就这不要脸的才会去偷!” 人们议论着,渐渐的风声就倒向姜丰这边。 姜丰依然平静地履行知府的职责,去土地庙秋祭,祈祷丰收。 不过今年全府都被洪水过境,稻谷是后来补种的,减产是肯定的,幸好有番薯、番麦作为补充,百姓才不至于饿肚子。 秋祭是大事,府衙上下一时都忙碌起来,准备祭品、仪仗、还要安排戏文 祭祀不仅是官府的事,也是百姓的一大盛事,百姓们都会去围观,所以通常还会在土地庙外搭个戏台、请几出戏,与民同乐。 今年发生了那么多事,大家都想通过这样一一件喜庆的事,扫一扫几个月来的压抑。 至于审案嘛,先拖着先。既然对方有后手,那就等着图穷匕见好了。 总比他来来回回的翻案要好 姜丰正在忙前忙后的,突然有人来报,京城的督查组来了。 哦?不是暗访而是明察 姜丰纳闷着,亲自带着人到码头迎接督查组。 领头的是督察院的督察御史蒋芦和东缉事厂的太监晋苍,都是姜丰的老相识了。 蒋芦不必说,在督察院的时候,两人唇枪舌战了好几轮,相看两相厌。 而晋苍,也是衡川王府的老人了,姜丰在衡川府时,就和他见过几面。 此时他乡遇故知,蒋芦神色淡淡的,语调没什么起伏地说:“姜知府,好久不见了。” “蒋大人,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啊!"姜丰淡淡笑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晋苍倒是脸上带着笑,三两步走到姜丰身前,很是亲切地说:“姜大人,陛下让我问你,你的小说写完了吗?” 嗯?催更催到开建府来了 姜丰尴尬地笑了笑:“如今事务繁忙,没有什么时间写。” 晋苍感叹地说:“姜大人兢兢业业、爱民如子,这一路行来,咱家听百姓交口称赞,甚是佩服!回去必将大人的事迹禀报朝廷。 说着,朝北拱了拱手。 姜丰连忙谦逊道:“为百姓服务,乃职责所在,应该的。” 听着晋苍和姜丰叙旧,你来我往的一唱一和,蒋芦冷笑,现在且让你得意着,好戏在后头呢,到时候看你还笑不笑得出。 他已经安排好了人状告姜丰,谁知姜丰一直拖着不开堂,民间的议论声却偏向了他。眼看那对老夫妇顶不住压力想跑路了,蒋芦在南海县也待不下去,赶紧赶到开建。 被收买的是小人,万一他们拿了钱跑路,不告状了呢他想得没错,那对老夫妇听人说要打四十大板,自己先怕了,已经想躲到山里去了。 结果蒋芦派人把他们截住,逼着他们把状告完 几人各怀心思,在码头上寒暄了几句,姜丰就带着众人往驿馆走去。 督查组的人为免被地方官贿赂,是不会住在知府衙门的,都是住在驿馆。 开建小城,驿馆难得有人来住,破败得很,姜丰得到消息后,已经命人打扫干净驿馆、准备好新的铺盖,一切都是新的。 一一行人或是骑马,或是乘坐马车,浩浩荡荡地向驿馆而去却在半道上被人拦住了。 只见那对老夫妇跪在大路中间,双手高高举着状纸,哭喊着:“京城来的钦差大老爷,请为我们做主啊!姜知府胡乱打死了我们的儿子,我们状告他,他接了案子,却一直拖着不开堂!” 我们一把年纪了,再拖下去,我们怕是先死了啊!” 围观的百姓顿时哗然:“他们真不要脸!污蔑姜大人,大人都不跟他们计较了,他们还敢来!” 钦差老爷!这两个是坏人,我们姜知府是好人!"一个小孩子大声喊道。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说着,他们的开建方言,蒋芦和晋苍听不懂,但看群情汹涌,那两个老人面如土色,就知道百姓向着谁了 万万没想到,姜丰才上任没多久,民望就已如此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