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入殿(第2页)
当年大奉立国,第一次早朝就是在紫宸殿。那时候的赵武还是二皇子,山南道二十万大军也还不叫秦军。
紫宸殿前早聚集了文武百官,三省六部官员分作三派,以杨夕领衔的兵部;柳炳文领衔的工,礼,户部;以及张古通领衔的吏,刑俩部和国子学学士大儒。同为三相之一的唐子渊孤立一旁,显得尤为滑稽可笑。
在这些官员们的更前方,还屹立有七人。这七人无一例外身穿蟒袍,气态华贵,令人生畏。精明官员从他们身上的莽龙数量和爪数就能大致判断出每个人的身份。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齐齐向最后到来的赵武看去,有敬畏,有憎恶,有戏谑,百态尽显。
赵武无视所有人的目光,径直向前走去,直到站于七人前方。
对此,没有人想,更没人敢提出异议,就连之前的窃窃私语声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司礼监太监高喊上殿,所有人立马屏气凝神,注视紫宸殿。
文武百官都在等那个站在最前面的男人先走。可那位坐拥二十万大军,近十万私军的男人,只是缓缓迈出一步。
这样的一步其实并不奇怪,只是如今秦王身后还有七位藩王,还有文武百官,还有国子学众多大儒。这些人都因为赵武,只能跟着迈出那缓慢一步。
紫宸殿坐北朝南,由南大门到大殿门口,需走五十丈,外加百级台阶。当年赵武志得意满,昂首阔步,仅俩百七十六步就走完了全程。
如今故地重游,赵武每走一步都要在心中默数,直到大殿门口为止,一共三百六十五步。
赵武没有急着入殿,而是站在门口,摇头叹息道:“果然和年轻的时候不一样了。”
最靠近赵武的俩人,分别是西蜀楚王赵稚诠和广陵荆王赵沈黎。
这俩位的反应截然不同,楚王是撇撇嘴,在心中暗自嘲讽一声,“既然老了,怎么不早点死了?”
荆王则是微微一笑。
进入大殿,八位藩王分站左右。大奉王朝左尊右卑,秦王自然而然站在最左边,年纪最小又无兵权的滕王站在最右边。
其余文武百官站于八王之后,以三位丞相为首,然后是许多以往不常出现的苍老面孔。唯有少数年纪不大却位高权重者方能入殿,其余人只能排到殿外,一直蔓延到紫宸殿南大门。
当今天子赵德高坐龙椅,从他这个位置,可以一直望到南大门。但他此时的目光,只停留在赵武身上。
因为有太子身份得以坐在一旁的赵潼关敏锐捕捉到这个细节,气恼得暗自咬牙。
天下首宦魏完吾没有急着喊出那个“跪”字,而是安静等待,直到赵德的目光从八王身上一一看过,这才开口道:“首辅柳炳文不跪,左相张古通不跪,右相唐子渊不跪,安国大将军尧震庭不跪,燕国公不跪......”
满朝文武,除了柳炳文和张古通不跪,外加唐子渊这位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右相不跪,其余不跪者,皆是于国有大功,又年逾古稀之人。
满朝文武,便是功高如赵武,也因为要尽人子本分,屈身下跪,高喊出那一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