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五章 你就一写诗的(第2页)
只不过……
毕竟她是他喜爱之人,所以就算她写得再烂,那也无所谓,其他人可能看完第一遍就直接想把这首诗给扔了,然而他,却依旧十分有耐心地继续去看第二遍,而且……这细读下来,竟也还真的读出了一些不一样的韵味来。
第一句‘元正又展一年期’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说的便是元正这天的到来,预示着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然后第二句,‘乐乐陶陶被子披’,这个乐乐陶陶,却也是有点意思,虽然乍一读下来,只觉得有些陌生,不过,却似乎也能从中感受到那种快乐。而‘乐乐陶陶被子披’的意思自然便是,我高高兴兴地把被子披上。
第三句,‘无意偶遇李承乾’,太容易懂就不解释了。
第四句,‘如今踌躇写新诗’,同上。不过‘踌躇’这个词,也是一下子让他发现了亮点,其实也不能说是亮点吧,而是怎么说呢,他必须得硬给夭夭凑,如此,才能凑出来可以拿来夸她的东西。
而且……第三、第四句只有这两个字,比较难懂,这自然,也十分容易吸引他的目光。
“如今‘踌躇’写新诗,这个‘踌躇’使得好!结合这前面的‘乐乐陶陶’……”李承乾便低下头来看向夭夭,夭夭也恰好抬起头看着他,便让人仿佛有一副画出现在眼前,一名女子踌躇满志,誓要在她喜欢之人的面前好好地表现一番,“只是……”当李承乾解到这里的时候,他忽然又发现有些不对。
所以,他接着又把这整首诗给读了一遍,“元正又展一年期,乐乐陶陶被子披,无意偶遇李承乾,如今踌躇写新诗。”
李承乾一直重复这首诗,读了差不多有七八遍,七八遍下来,都似乎一直没有发现什么不妥,甚至,还越读,便越是觉得,这首诗你还别说,这还挺应景的,甚至,也有点不像打油诗了,让人不禁觉得大有来头。可能是这个‘踌躇’迷惑了他吧,踌躇,有踌躇满志这样的词语,而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也只有这个意思。
所以整首诗读下来给人的整体意境大概便是一幅女子为喜欢之人写新诗的这么一个很高兴的意境,诗中的所有句子,都莫名地带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即便‘踌躇满志’其实严格地来说,是一个贬义词,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满意,有点沾沾自喜的感觉。但用下这里,却也没错,反倒正是由于这两个字的运用,恰当好处地摆放在这里,既包含了自贬之意,又把女子的心态全然道尽,这整首诗所描述的画面让人细细品味之时,不由觉得精妙非常,以及让人不禁回味无穷。甚至,当读完了这个‘踌躇’以后,再回过头来去看前面……
是的!当他再次去看前面的时候,却又发现,有些东西,仿佛又对不上了。
首先第一,‘乐乐陶陶被子披’,这一句,很容易便让人想到,她站着披着被子,可事实上,他从未见过夭夭有这么做过,那她到底是如何乐乐陶陶被子披?幸好!他也是与她睡过的人,所以转而,他立刻便把这个‘乐乐陶陶被子披’放到她晚上睡觉的场景里,可这里也不对啊!这里肯定指的不是晚上,一定是大白天,可如今,也是大白天了,但他也从未有见过夭夭在大白天的时候说要‘乐乐陶陶被子披’,那这个到底描写的究竟是什么?
这显然是一句十分有争议的句子,但是,只要细心留意的话,他大概还是可以推测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的,他接下来便又再次把这首诗在脑海中默默地读了数遍,他要淡化这个‘披被子’的时间观念,而当他完全把时间因素忽略,只留下了一个动作,最终,他也从最后一句的‘如今’二字中,仿佛找到了答案。前面完全没有出现过,她‘旧时’如何,可为什么最后一句,却忽然突兀地出现一个‘如今’?这明显有问题!
所以,‘乐乐陶陶被子披’绝对不可能说的是现在!
既然不是现在,那一定是‘旧时’、‘以前’,以往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她都会高高兴兴地把被子披上,若不是因为遇到了一个叫做李承乾的,她估计现在也在披着被子,而不是像如今这般,在写着新诗。
而就当李承乾自认为自己已经全然明白这首诗的时候,他低下头来,看到的却是夭夭不高兴的表情,他顿时便又愣在了那里。
“怎么?有问题吗?”
‘你为何又变了脸色?’
他看着夭夭,心中不明所以。而夭夭,也是露出了一副,自己终究是错付了的神情,她摇了摇头,罢了。其实她这首诗,所表达的心情变化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拿来出高考题,她自己都不一定能拿满分。说不定,还要被人说,你懂个屁的《元正》。我们心目中的《元正》才是真正的《元正》,你就一写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