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超高清摄像机(第2页)
一个是黄河流域以黍和麦为主的旱作农业,而另一个则是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因此出现了中国独特的“南米北面”主食格局。
而这两大格局中,又根据地域不同有着更加细致的划分。
今天,王小乐他们拍摄的就是年糕。
做年糕是宁波人庆贺新年的一种传统。
宁波水磨年糕用当年新产的晚粳米制作,经过浸泡、磨粉、蒸粉,搡捣的过程,分子进行重新组合,口感也得以改善。搡捣后的米粉团,在铺板上使劲揉压,再揉搓成长条,一条最普通的脚板年糕就成型了。
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每个人一生的记忆里。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属于家庭的节日。
通过8k级摄像机的捕捉,看似平常的年糕,在镜头中也显得晶莹剔透,美轮美奂。
而整个舌尖上的华夏摄制组,也在王小乐选择的这些,带着浓浓的华夏气息,充满家的味道的美食中,感受到了一种属于华夏人的骄傲。
这是我们的东西,我们,这个数千年东方古国,才有的文化!
作为资深的纪录片摄像师,章榆林在央视已经工作了十多年。
从一个才出学院的萌新,到现在的中年油腻大叔,章榆林可是见识过很多很多。
影视艺术是西方人发明的,而华夏以前的经济不够发达,对于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华夏国是远远比不上什么bbc,discovery这种专业频道的。
当台里领导安排章榆林参加舌尖上的华夏摄制的时候,章榆林其实心中是有些看不起王小乐的。
金鹰奖最佳导演,在普通人眼中看似了不起,但是在章榆林这种老摄影眼中并不怎么的。
有点成绩就好高骛远,你以为纪录片那么好拍?
可是,当章榆林进入到舌尖上的华夏的摄制组,才发现,事实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王小乐的剧本,竟然是美食联系人文,介绍这些美食的同时,也介绍和美食相关的人,通过它们实际上是讲述华夏的家文化。
这种讲述方式,和那些国外,被章榆林他们奉为经典的纪录片竟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这种娓娓而谈的方式,非常符合这片子的主题,也非常符合华夏那浓浓的家文化。
每一份美食,都一份浓浓的乡愁。
“卧槽,尼玛我怎么就没想到可以这样拍?”
不止章榆林一个人这么想过。
而在摄制过程,王小乐对于镜头感的严格追求,对于各种场景的画像描绘,都让人完全不敢想象,王小乐只是个第一次拍纪录片的新手。
从最开始的怀疑,到看到剪辑片子的震惊,再到现在的习以为常,章榆林这两个月可是经历了不少。
“还好,王导他对于这些超高清摄像设备,还是不熟。”
看着在新摄像机那边一会看镜头,一会对照着说明书,有些焦头烂额,却又硬扛着以为自己能够搞定的王小乐,章榆林的嘴角微微上翘。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才能够找到一些身为老牌纪录片摄像师的自尊了。
“章老师,章老师。这个怎么调?”
当王小乐无奈放弃,冲着一边的章榆林讪笑着求指导的时候,在场的工作人员爆发出了一阵一阵的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