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要做阁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偏科生(第2页)

出乎钱德洪的意料,徐言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冲他行了拜师礼。

“学生徐言拜见恩师。”

还不待钱德洪反应,徐言便将拜师茶双手奉上:“恩师在上,请用茶。”

这小子,简直是不给他反悔的机会!

钱德洪微微颔首,从徐言手中接过茶杯一饮而尽。

“起来吧。”

“谢恩师。”

徐言当然不傻,有这样一位大儒做老师好过十个八个普通的老师。即便钱德洪教授的方法可能个性化一点,他也可以接受。眼下他更需要的是思路的拓展。

这场景自然是陈老爷子最愿意看到的,他捋着胡须笑道:“洪甫啊,既如此,我这外孙便拜托给你了。”

......

......

外公和舅舅走后,徐言便正式跟着钱德洪求学。

在徐言之前,钱德洪已经收了五名学生。

从十岁出头刚刚开蒙的稚童到四十余岁屡试不第的老秀才,年龄跨度可谓极大。

徐言发现钱德洪教授他们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用因材施教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

当然徐言眼下最需要提高的就是作八股文的水平,毕竟原先那个小子写文章的水平最多能算中等。他要想短期内获得突破,只能从破题思路行文逻辑上下功夫了。

而这当然需要高人指点。

经过徐言的一番暗示,钱德洪也算是明白了这个新晋学生的意思。

于是乎他出了一道题,准备摸摸徐言的底。

题目嘛很经典:百姓足,孰与不足。

这道题出自论语。说它经典嘛是因为一代名臣王鏊王济之作过一篇堪称范本的八股文。

只要是全一点的时文选集册子都会把这篇文章加进去。钱德洪理所当然的认为徐言也看过。

这照葫芦画瓢嘛虽说没什么新意,但写出的文章肯定不会太差。钱德洪的目的就是看徐言的基本功。

可惜...徐言真的没看过这篇文章啊!

他在后世是明史教授,虽说文史不分家,但毕竟还是有区别的。徐言虽然也会翻看一些八股文,但真的没有看过这篇王鏊的文章。至于他灵魂的宿主徐小郎君嘛自然也没看过,这也很符合他地主家傻儿子的伟岸形象。